我国汽车装备要进一步提高水平,以满足汽车制造过程中安全环保、产品质量提升和资源节约等方面的要求。
“在未来较长一段时期内,中国仍将是全球最具成长潜力的汽车市场之一。但与此同时,中国汽车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也面临着环境污染、能源消耗和交通拥堵等因素的严重制约。”在近日举行的2014中国汽车论坛上,工信部部长苗圩如是说。
显然,中国汽车工业由以往的规模经济向更加环保、节能、高品质的方向转变已是必然趋势。在此背景下,汽车装备也须“与时俱进”。相关专家在论坛上指出,我国汽车装备需要进一步提升水平,以满足汽车制作的完整过程中安全环保、产品质量提升和资源节约等方面的要求。
进入新世纪以来,中国汽车工业呈现出快速发展势头。2013年,全球汽车生产8700万辆,其中中国生产2200万辆,占全球产量的25.3%,较2000年的3.5%提升了21.8个百分点。
随着市场竞争的激烈和环保要求的提高,汽车工业也在发生新变化。在安徽江淮汽车制造股份有限公司乘用车公司副总经理赵涛看来,目前我国汽车工业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。首先是越来越严格的法规要求,包括汽车产品本身,排放及轻量化的水平以及对汽车制造过程中环保、安全、节能的要求等。
其次是逐步成熟的消费者对于产品质量的要求。“随着乘用车逐步进入中国家庭,消费者越来越理性,对汽车产品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。”赵涛说。
此外,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趋势自主品牌汽车面临的行业竞争越发激烈。赵涛指出,近年来,以通用、大众、丰田为代表的外资车企持续进入低端车领域,给自主品牌车企造成了巨大的压力。
首先是安全环保和以人为本。赵涛表示,最近关于中国社会人口红利变化趋势的讨论越来越热烈。在他看来,人口红利不仅表现在人口数量和年龄结构上,同时也表现在社会进步之下人的思想的变化。“人们开始关注安全,关注有尊严和健康的生活。”
这也让汽车装备业面临新的挑战。以冲压为例,赵涛表示,随着社会的进步,愿意从事这种简单、重复的体力劳动的人会越来越少。此外,传统冲压工艺还存在机器伤害的风险。因此,未来冲压工将逐步消失。
同时,这一变化也给汽车装备带来了新的机遇。赵涛表示,有大量汽车工厂的冲压装备仍处于手工作业状态,所以在自动化改造方面存在大量的机会。“对于地方国有的传统汽车企业而言,我们认为还有50%的自动化改造空间,最近我们也在改造一些生产线,进一步体现节能环保和以人为本的趋势。”赵涛说。
汽车工业对产品质量的要求,也对汽车装备提出了挑战。“日趋残酷的竞争和用户的渴求,决定了质量是汽车企业生存发展之本。”赵涛说。
比如在焊接方面,随着用户对防腐要求的提高,以及大量高强钢和合金钢的应用,给点焊带来了较大的难度。在赵涛看来,未来的点焊将朝着中频、高频的方向发展,传统的气动点焊也将被伺服点焊所取代。
此外,汽车制造过程中对资源的节约,以及降本增效的需求,也离不开新工艺和新装备的支持。“在安全环保的前提下,如何进一步提升汽车产品的质量,用更少的资源消耗、更高的生产效率和更低的成本生产汽车,是汽车装备发展的方向。”赵涛说。
在提出新要求的同时,汽车工业的发展也为汽车装备提供了广阔市场空间。预计到2015年,中国汽车产量将达到2300万辆到3100万辆,而现在运行的2000万辆产能装备,也将有30%需要更新。
“在今后一段时期,随着我们国家工业化、信息化、城镇化、农业现代化的持续推进和深入发展,我国汽车产业还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,汽车装备也将迎来新的市场需求空间。”工信部装备司副司长王卫明在论坛上表示。
中国机械科学研究总院承担了“高档数字控制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”重大专项(2006-2020),汽车制造业是该专项支持的四大重点领域之一。因此,对于汽车装备面临的挑战,该院副院长王德成有一番自己的体会。
在王德成看来,汽车装备面临的挑战之一,是开发后不能成套,或是不能适应高效的大批量生产。
“一台设备,哪怕是一个工位,都将影响整条生产线。因此,汽车装备的质量对汽车企业而言是至关重要的。”王德成说。
其次是示范工程有待推进。王德成指出,要让汽车企业敢用、放心用,关键要解决国产装备的可靠性和精度保持性。而目前我国汽车装备却存在短期内好用、长期内不好用,或是精度保持时间不够长等问题,与进口高端装备相比还存在差距。
此外,我国汽车装备还需应对绿色制造和轻量化的挑战。王德成指出,汽车是涉及到多个城市、多个家庭的消耗品,因此,绿色制造至关重要,而轻量化则是实现节能减排的关键。
“绿色制造和轻量化对成形的效率、精度及成本均提出了要求。这些对我们正在开展的专项都是关键的挑战,当然也是专项的重大使命。”
据王德成介绍,刚刚发布的针对2015年的专项指南,充足表现了加强用户导向、加强重要成果示范应用的目标。“未来专项将通过更大的力度,支撑国内的汽车制造技术装备的开发,最终满足汽车制造企业的需要,提高汽车产业的竞争力。”